广佛女装@高坂大叔粉丝量不足7万,入驻时长不足1年,2024年销预计超4000万;成都女鞋@娆娆吴开播半年,月销即突破1000万;杭州丝绸@橙子OrangeS首月靠笔记冷启动即销售47万,仅一年丝巾订单数超32万......
2025新年伊始的好光景,是在乌云之下看到希望和韧性。积极且准确地说,即使是遍布寒意的市场环境下,只要有消费者的地方,就有生意机会。
过去一年,奢侈品牌业绩放缓、时尚品牌变相打折、电商平台大促降价,无数数据证明整体消费环境遇冷,而所谓的消费降级趋势,背后是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趋势,这一现象在2025年大概率将延续下去。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举一个例子,一个产业带品牌和一个奢侈品牌,销售同样材质的羊绒外套,前者价格是后者价格的几分之一,消费者怎么选?
如果是前几年,消费者可能会倾向奢侈品牌,愿意为品牌溢价所带来的附加价值买单;而现在,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产业带品牌,以“品质”为首要判断标准,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性价比。
这种消费习惯的养成且不可逆,其实对市场是一种正向矫正过程。对于C端而言,选择具有“性价比”的产品是消费智慧和成熟度的体现;相反,这一消费习惯催生了越来越多优质产品和商家,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
因此,面对消费需求的深刻转变,时尚消费进入迭代期,品牌渴望从“只卷低价”的泥潭中爬出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品牌不能只哀叹于消费降级带来的困扰,而要敏锐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善于选择平台和运营方式,通过更高的灵活性和执行能力盘活生意。
以距离时尚行业更近的平台小红书为例,近日人民日报发文《与其跟风,不如造“风”》详细解读了小红书巴恩风活动始末。去年底,积累了大量种草数据的小红书,基于数据分析与趋势洞察,提取出“巴恩风”这一穿搭概念,将城市漫游、露营野餐、滑雪爬山,随性、舒适等零散的消费偏好转换成更明确的风格。很多商家通过洞察需求,捕捉趋势第一次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时尚风格,并借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