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底,一部以上海都市中年男女情感故事为主线的电影《爱情神话》,凭借实打实的口碑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黑马。作为一部以都市女性情感为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爱情神话》不仅刻画了一个个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更展现了都市女性的生活态度。
而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关键剧情是通过一双Jimmy Choo的裸色高跟鞋来推进的。这双高跟鞋见证了老白和李小姐的第一次约会,也见证了后续两人的情感变化。片中修鞋匠的那句“每个女人一辈子至少有一双Jimmy Choo”,更是让人在感慨消费主义已经对各个阶层人士都完成深度渗透之余,也看到了Jimmy Choo所代表的隐喻——当电影选择刻画李小姐这个精致单亲妈妈的时候,一双Jimmy Choo便是再好不过的选择,这个品牌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名利场红毯上和知名影视作品中,它是自信女性的象征。
通过Jimmy Choo来塑造角色性格或是推进剧情,在以往的许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比如十年前的大火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千颂伊因为遗失了一只Jimmy Choo而找都敏俊哭诉,无独有偶,Carrie Bradshaw在经典时装剧《欲望都市》中也因为弄丢了Jimmy Choo的羽毛高跟鞋而喊出那句经典的“I lost my Choo“,可见Jimmy Choo在女性心目中的地位之高;此外,《穿Prada的女王》中Emily对Andy说出的那句“当你穿上Jimmy Choo,你就出卖了你的灵魂“,则从侧面印证了品牌具有某种实现阶层跃升的象征作用。
虽然不排除Jimmy Choo在这些影视剧中的出现有其巧合性,但不可否认的是,Jimmy Choo都作为一个重要的符号而冲破了小众的时尚爱好者圈层,引起了大众市场的共鸣和关注。从这一角度来看,Jimmy Choo的高跟鞋在流行文化中的符号意象就类似于爱马仕的铂金包,是拥有者社会身份、审美品位的具体外在表现之一。
然而与Jimmy Choo在流行文化中被奉上神坛的品牌形象形成对比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高跟鞋却随着社会对女性主义讨论的深入、时尚风潮的改变以及消费者对穿着舒适度要求的提升,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被被不少女性所冷落。
不过在如今世界经济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和中国市场迎来强劲复苏的背景下,高跟鞋却正凭借着“高跟鞋效应”重新从运动休闲鞋手中夺回其市场份额。根据美国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公司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高跟鞋的销售数字往往与社会经济状况彼此相关,当经济发展出现不稳定时,女性对高跟鞋的消费就会增加,因为穿高跟鞋后挺立的姿态会在无形中提升穿着者的自信心。
作为人们提起高跟鞋必会联想到的奢侈鞋履品牌,成立已逾30年的Jimmy Choo也因此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已经迎来奢侈品消费井喷的中国市场中,Jimmy Choo正凭借其与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在流行文化中的品牌形象,再次受到年轻女性消费者的追捧。
在此背景下,品牌创意总监Sandra Choi在近日携团队到访中国,ConCall也与其展开了对话,就品牌的发展和对中国市场的期待进行了探讨。
Jimmy Choo品牌的诞生源于传奇华裔设计师周仰杰在1990年代于伦敦东区开设的定制鞋履业务。当时他的顾客均来自世界各地上层社会的名流,其中就包括黛安娜王妃。1996年,周仰杰与英国版《Vogue》前时尚配饰编辑Tamara Mello合作共同创立Jimmy Choo品牌。同时,周仰杰的侄女Sandra Choi也加入东区设计工作室,开始担任品牌的创意总监直至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