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天降紫微星”般的存在,始祖鸟在中国市场的蹿红,让它成为几乎跨行业、跨品类的所有品牌和企业的研究对象,CEO和市场公关总监们渴望能掌握它的顶流养成术的秘密。然而,在他们搞懂what to do之前,始祖鸟先以身入局让大家知道了what not to do。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以“向上致美”为名,携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上,实施了大型烟火艺术项目《升龙》。
从品牌官方账号发布的视频(现已被删除)能够看到,当天下午,三幕烟花沿山脊依次燃放,勾勒出“巨龙升空”的意象,寄寓“生生不息”精神。
就视觉效果来说,绚丽烟花与壮丽山川确实创造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在形式上也看似符合品牌探索高山自然的理念。
但在该项目发布之后,始祖鸟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传播营销效果,反而引发了广泛争议,甚至被“骂”上了昨天微博热搜榜的第一名。
小红书平台上的舆情同样沸腾。网友和户外爱好者们的道理和情绪点明确且集中:该项目选址在生态系统本就脆弱的喜马拉雅山脉,难免会对当地的空气、土壤、植被等造成污染,是一次在实际结果上伤害了高山的行为。更有网友指出,始祖鸟在品牌叙事时常强调的可持续、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理念,经过这一次欠缺考虑的项目的消解,这些意义已经荡然无存。这不仅是砸自己招牌的莽撞操作,更是对自己出身、传承和理念的背叛。
始祖鸟品牌官方很快发布了声明,称此次《升龙》艺术项目所选用的烟花彩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并在国际奥委会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地的燃放验证中,确认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本次燃放等级为V级(最低风险等级),噪音与光污染均远低于夜间焰火,避免了对环境和公众的额外干扰。
此外为了应对生态敏感性,该项目还公布了一套“预防—监测—恢复”的保护方案:燃放前,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范围,并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远离燃放区;燃放后,团队立即清理残留物,并对草甸和农田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声称确保“不留生态隐患”。
然而这样的回应并未得到公众的认可,也没有消除大家的疑虑,更引出了更多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或头部意见领袖的犀利追问。
首先,《中国新闻周刊》昨天援引首都师范大学、植物学博士顾垒的评论指出,“这是一种极具侵入性的行为”,他认为烟花燃放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粉尘、外包装、地面埋设的引燃线路等废弃物,尤其是表演中使用了大量彩色粉。大型废弃物或许可以带走,但粉尘、颜料几乎不可能被移走。
其次,顾垒也表示哪怕主办方表示烟花彩色粉是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特殊、脆弱,相比于平原地区,青藏高原上低温少雨的环境会降低生物活性,从而降低分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