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周,奢侈品零售行业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新闻。这两个看似相去甚远的事件,都在某种程度上为“奢侈品怎样才能卖得动”提供了一些启发。
第一,得物成为奢侈品大卖家。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中国潮流网购社区得物今年上半年售出的LV产品价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至26亿元,约合3.58亿美元。据这位消息人士计算,同期LV在国内的销售额约为25亿美元左右,如果加上得物的销售额,LV在中国国内总收入将至少增加14%以上。
彭博社还写道:今年上半年,Dior、爱马仕、Chanel和Prada等奢侈品牌在得物平台上的销售额也都较去年同期实现了高达两位数增长。
第二,武汉惊现大规模奢侈品“折扣促销”。8月初,包括武商MALL、武汉恒隆广场、武汉SKP在内的三家武汉重奢商场相继开启七夕促销活动。这场本在抢夺客源的商战却出乎意料地激活了潜在增量市场,多个头部品牌门店都排起了长队,部分品牌门店更是出现了热门现货全部售罄的现象。
从线上到线下、从年轻潮流人群到百货商场受众、从华中地区到全国,两个事件联合证明了一个事实:只要能抚慰他们的价格敏感,中国消费者仍然抢着为奢侈品买单。
在得物上,黑色Chanel大号CF包定价为54679元,比官方售价便宜两万五千块,门店常缺货的Chanel 22手袋则便宜近7000块,而另一款同样热门的包袋LV Carryall包则以相当于8折的价格被出售。
明知得物上的奢侈品货源大多为“渠道货转售”,时尚拥趸们仍趋之若鹜,价格优势是最核心原因。
在武汉的这场促销大战里,三家商场的活动内容均为满千返百、叠加积分,形式上毫无新意,却实实在在地为消费者提供了省钱的结果,让他们用相当于八折的优惠在国内有税官方渠道买到了有正品保障的Gucci、LV、Loro Piana、Dior、Prada、梵克雅宝、卡地亚、宝格丽和Tiffany,甚至爱马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