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狂飙的中国腕表消费市场似乎正在进入周期性的冷静期。
根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经历了7月份的出口下滑之后,瑞表在8月份的出口额和出口数量均同比增长了4%至18亿瑞士法郎。然而中国市场却维持了七月份的下滑趋势,八月份销售额下跌了27.3%。贝恩公司分析师Luca Solca认为,瑞士腕表在中国市场遇到销售下滑主要由多个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逆风因素的存在、国际旅行的恢复使得硬奢腕表消费重新流向国外市场以及中产消费者消费观念更趋谨慎。
然而即便中国市场销售额出现了下滑,但中国内地市场仍是瑞士钟表出口的第二大地区市场,中国香港则是第三大市场,后者8月份的瑞表销售额同比大涨了29%,这其中就有不少是内地游客贡献的。
从这一角度上来看,中国市场虽未如期出现奢侈品牌和硬奢品牌们所期待的复苏狂欢消费热潮,但事实上却也证实了中国市场依旧具有发展潜力,并且消费者正在变得更加成熟理性。
在这种背景下,9月13日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开幕的第三届“钟表与奇迹”上海高级钟表展便更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我们看到了品牌们开始将竞争焦点从争夺市场份额转移到强化自身品牌叙事上。
因此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何在本届表展上,参展品牌在呈现新品的同时,都着重于在现场向观众展示自家的经典档案作品和历史传承。“介绍我是谁”和“我有什么厉害之处”成为了包括朗格、雅诺、名士、卡地亚、夏利豪、IWC万国表、积家、沛纳海、伯爵、罗杰杜彼、时彼克、U-BOAT、雅典表和江诗丹顿在内的14家品牌在本届表展上的关注焦点。
在展馆的一楼展厅内,它们搭建起风格各异的展台空间,利用互动装置、巨型表款模型和艺术装饰等方式为访客呈现了各家经典或新锐的腕表作品,钟表与奇迹的“奇迹”二字在这些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中也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展场二层空间则是钟表文化及教育空间,设有容纳近百人的演播厅,讲座、品牌工坊展示、专家研讨会等轮番在此上演。
首度向公众开放的“钟表与奇迹”上海高级钟表展在五天的日程中会共接待了超过12000名观众,其中包括将近5000位终端客户和在周末参观的众多普通观众。
品牌直播间以及多位品牌明星代言人的到场,则让表展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微博上#钟表与奇迹2023#的话题阅读量就突破了6.6亿次。
在参展品牌数量上,虽然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比如劳力士这个“腕表顶流”就缺席本届表展,但品牌的新品发布以及展示空间的呈现还是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和专属性。
<